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林乐成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人生如“织”

2014-12-26 15:16:03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俚俚
A-A+

  一样的穿梭日月年复一年。经年累月的苦心经营成就着人生,也成就着艺术。

  夏末的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里,一派万木扶疏花草峥嵘中,记者有幸领略到林乐成先生那一簇“纤维”。

  我知道五线谱间“蝌蚪”的跳跃,可以包容大千世界星转斗移;

  也知道画板上的色彩错落,可以承载亘古和未来的万象更天;

  艺术家们这样的有声和有形,组合起我们对美丽世界的观与感。

  然而,面对林乐成先生用双手挽就的“纤“之陌,“维”之情,记者依旧迷失与获得。

  迷失在先生的“艺”之魂魄里;

  获得于先生的“术”之技艺间。

  司空见惯的“艺术”二字,让我再一次重新认识并解读。

“山高水长”的诉说

  这座美术学院的大厦,是清华园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美国专家的设计,构成大厦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外形,坚硬的现代表达。

  而就在进得大厦后,右侧的墙面上,“山高水长”湍湍而下。忍不得驻足端详:

  冰冷的现代建筑即刻渗透出大自然的呼吸,缕缕阡陌间似乎潺流津津。

  这就是林乐成先生的 “山高水长”。

  不由得要数字化“山高水长”!“山”有多高:22米;“水”有多宽:4米。仅羊毛就用了3吨。在这样的建筑空间里延续着人类的永恒的一个对话:柔弱与刚强。

  于是,观者听见了纤维艺术最温暖的诉说——

  源于自然,抒自心灵,携着情感,给予畅想。

  编织技艺走过7000年,今天依旧温暖地与人类相伴朝夕,兼容绘画、雕塑等艺术特征,又有更加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丝、毛、棉、麻等纤维材料,与人的肌肤相亲给人们以温暖和情感共鸣。用林乐成先生的话是:“没有一种材料既如此古老,又如此现代;没有一种艺术语言这样历史悠久,又如此历久弥新。”

  瑞士洛桑——现在或许连一个中国孩子都知道,那是奥林匹克总部所在地。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洛桑曾经还是国际纤维艺术的中心。1962年开始举办首届洛桑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毯艺术双年展,直到1996年30年间,共举办了15届洛桑双年展,它是世界纤维艺术曾经朝圣地舞台。

  而今,纤维艺术的中心移至中国北京。

  2000年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双年展,展示了15个国家、90多位艺术家的140多件作品。作为发起者、策展人,林乐成先生孜孜以求的,也正是世界纤维艺术家们所期待的:“从洛桑到北京”作为国际纤维艺术专展的全部美好方面,都将在北京发扬光大。

  就在今年10月间,“从洛桑到北京”第四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盛装开展,150多位国外艺术家和300多位中国艺术家,相聚一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把飞扬的艺术创造力,缀满纵横的阡陌间。

  的确,就像游子走得越远,心灵越渴望回家一样,艺术的归途也一样。无论是多高尚的艺术存在,最终都要与人类亲切地拥抱。使人无论远远观赏还是触手抚摩撩动的都是温暖的情怀。

  “恰恰由于这点,纤维艺术从材质到手工制作的意蕴,都拒绝冷漠,渴望回归。”

  纤维艺术与“生”(生存、生命、生活)息息相关,纤维艺术也因“生”而生生不息!

“根深蒂固”的坚守

  “根深蒂固”同样是林乐成先生的一个作品。表现的是“根蒂”与“土地”的既哲学又现实的关系。

  记者提起这样一幅在林乐成先生未曾提到的“小作”,是因为他与纤维“纠缠”30多年的宿命。

  一同与记者造访林乐成先生的是他多年前的两位学生,准确地说应该是出了校门就“弃暗投明”的学生。他们都进入了社会的热门行当:影视制作、平面设计。可是,他们走了多久多远回头时:噢,“老大”(对老师的爱称)还在工作室,还弄着“毛活儿”。

  一晃,从17岁在地毯厂,到后来上大学,30多年过去,林乐成就弄着这一件事:毛活儿!

  常常慕名而来的收藏者对他的“活儿”爱不释手,他谦逊地笑着:“没您说的那么玄。”

  他的艺术影响力、美誉度都是值得骄傲的艺术家了,而他面对“毛活儿”的那种虔诚与朴素,一直是本原的“根”与“土地”的关系,无法割舍。

  的确,相比于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纤维艺术社会关注很少。“做这件事,要耐得住寂寞。”30多年的艺术生涯,似乎就是这一句话的定论。

  于是:

  他可以安详地流连于山水间,让纤维的表达更还原自然;

  他可以辗转世界各地,朝拜这个古老的艺术殿堂里诞生经典的故乡;

  他可以月华如水时攥着团毛线像庄稼汉播种一样缀上一个纤细的线头儿。

  个中的用心,是个“爱”字。

  人生如“织”, 一样的穿梭日月年复一年,一样的走过光阴走过岁月。

  草就的必然平凡,精心的成就杰出。

“春夏秋冬”的礼赞

  对于这次的采访,记者是无所用心,连小标题都是林老师的作品名字。

  对于这次的采访,记者存留一个贪念,择日获得准许去听一次乐成先生的课,并期待乐成点头达成。

  林乐成是一个对自然风光怀有单纯热爱的人。不擅讲时下颇强调的大作品的商业故事,提到创作感受,他告诉记者的是15年前的一个小作品《古堡》。

  那是他去云南香格里拉带回的印象:

  自然中留存的残垣断壁,是一个个祭祀的废墟。残阳下,静静留在大地上,有自然遗存顽强地诉说,还包含着时光无情的雕刻。它不完整,但孤独的存在体现着苍凉的美感。

  林乐成拍下照片,绘成画面,一点点地把白色的羊毛染就古旧灰暗的颜色,用了7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不足一米方圆的作品。这幅作品,在新加坡展览时,被一个收藏家12万元求购。

  他现在的作品,进入高堂雅舍,香港特区行政公署、五星级酒店等显赫的商业空间陈列收购。他似乎不那么经意,他向记者表述的主题一直是构思与实现中的心路历程。

  “春夏秋冬”这幅作品在记者的眼中依旧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永恒的对话:土地与岩石,柔软与刚强,附着着四季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流转。

  1998年,林乐成在僻静的西郊颐和园,小小的房舍一个安静的工作室。一段时间的求索与思考,“喜新厌旧”的艺术本能,不想去走一条循环的老路:传统的技法、具象地表达。纤维艺术不是绘画,不是雕塑的模仿,“要在平面艺术表达的基础上,更好地体现纤维艺术的肌理美感。”

  朝露微茫,夕阳西下,风吹草动,蛙鸣晚唱,这样的都市中的田园风光,给了他儿童般的牧歌悠扬。

  观者可以欣赏的是“春夏秋冬”的一派自然安详地情致,记者感动的是林先生构思的精妙。

  面对《春夏秋冬》,在意想间回溯林乐成先生的春夏秋冬,记者听到的是纤维艺术的乐成礼赞!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林乐成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